
簡介
珍珠奶茶的「珍珠」是由地瓜粉製作而成的粉圓,而粉圓加入奶茶之前,通常還會先浸泡糖漿,確保粉圓在偏甜的奶茶中,仍可以保持甜味。而基底通常使用紅茶,但也有店家提供綠茶珍珠奶茶(通常稱為珍珠綠奶)。目前臺灣還可以看到珍珠綠茶、珍珠紅茶等飲料,或是將「珍珠」當成一種選項,讓客戶指定加入任意飲料當中。
珍珠奶茶冷、熱飲都可以,通常使用吸管飲用,珍珠奶茶使用的吸管較一般茶飲使用的吸管口徑為大,這是為了能夠喝奶茶外,也可以吸珍珠。
材料與製作
台灣早期的珍珠奶茶誕生於泡沫紅茶店,多半強調奶茶必須新鮮現搖。自從連鎖式珍珠奶茶出現後,為了口味管理與加快產生提供速度,不少連鎖店改用事先調好的奶茶。事先調好的奶茶多半也不是在開店前以紅茶跟跟奶精調出,而是總店直接以奶茶粉的形式提供到店裡,加水即可。為了將奶茶製作成奶茶粉的形式,勢必直接把紅茶磨碎,所以味道與傳統現搖的奶茶會有落差。這種奶茶若不喝靜放幾小時,會發現粉末完全沉澱,上面是透明的糖水,證明這樣調出來的奶茶,紅茶成分並不溶於水中。因此,有部份愛好者堅持喝現調的珍珠奶茶。
奶茶採用的奶精種類,包括液狀、粉狀等,台灣珍珠奶茶一般採用粉狀奶精,由於粉狀奶精熱量較高,且木薯珍珠也具有極高熱量(一顆約數十大卡不等),有專家指出,一杯500cc珍珠奶茶的熱量,相當於一個普通排骨便當的熱量,對於致力於減輕體重的人們,不宜經常飲用。

名稱
珍珠奶茶一般使用較大顆粒的粉圓,烹煮後的直徑約在7mm以上,否則直徑太小時很容易滿嘴珍珠,也不方便吞嚥咀嚼。但大多數的珍珠奶茶商家仍有提供小顆粉圓的珍珠奶茶,稱為小珍珠或迷你珍珠。
珍珠奶茶在臺灣南部有特別的稱呼,稱為波霸奶茶,珍珠奶茶反而是指上述使用小顆粉圓的珍珠奶茶。其實早年全臺灣都稱珍珠奶茶,是後來南部商家以「波霸」稱呼為珍珠奶茶特製的大粉圓,才造成南北名詞不統一現象。
資料來源:珍珠奶茶的歷史
⊙好康報你知
西門町飲品˙墾丁ㄉㄨㄞ奶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